中国宠物食品用品网» 行业新闻»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源张谈质量与名牌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源张谈质量与名牌

[ 字号: ]

2010-03-29 来源:转载质检总局

[主持人]:各位网友下午好,欢迎关注由强国论坛举办的“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和安全年”系列访谈。今天是第十场。首先我非常高兴地为大家介绍一下本期嘉宾。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管理科学和管理工程专家刘源张院士。刘院士您好,首先请您和强国论坛的网友朋友打声招呼。  [15:56]

[刘源张]:网友同志们你们好。  [15:56]

[主持人]:欢迎刘院士来到强国论坛和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我看到预告页面下网友已经给您提了很多的问题,大家也都特别欢迎您。在这里,我先给网友朋友们介绍一下刘院士。刘院士是我国著名管理科学和管理工程专家,1949年毕业于日本国立京都大学,1954年毕业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生院,获得了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数学和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他所建议的QC小组质量月活动,还有质量工程师制度也被国家采纳推行,为此,他多次获得国家奖励,曾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成果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也是光华工程科技奖,也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今天能够请到刘院士和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感到特别荣幸。

网友说,国家一直在号召企业创立自己的名牌,我们今天的访谈主题也是说质量和名牌。首先请刘院士跟我们介绍一下,您对企业创名牌有什么样的看法?  [15:56]

[刘源张]:国家号召我们企业创立名牌,最近工信部宣布了2010年要大力推进这个工作。先说说名牌是什么。要从两个方面来说:从消费者这一方面来说,名牌是消费者认为信得过的好产品的一种标志;从生产者这一方面来说,名牌是企业卓越绩效的一种表现。我们现在有一个国家标准,就叫卓越绩效评价准则。这个标准可以用来指导企业追求卓越的依据。这个标准现在已经受到全国企业的广泛注意和采用。每年我们都举行一个获得这种奖励的企业的表彰会。从这方面来说,企业追求卓越的最高的表现或者最终的表现就是创名牌,甚至最高表现就是创国际名牌。

下面我想借这个机会和网友同志们多交流一下,把名牌讲得透一下。  [15:56]

[主持人]:我们有位网友问到,刘院士,您觉得名牌和质量、名牌和安全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15:56]

[刘源张]:他们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第一,产品质量不高,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名牌,绝对谈不上名牌。反过来说,名牌就是高质量产品的标志,名牌也是产品的安全保证。只要产品挂上名牌,从消费者来看,不管是质量还是安全,他就完全可以信得过了,所以我说这是安全的保证、质量的标志。  [15:56]

[主持人]:刘院士用非常简单的语言,但是也非常清晰地阐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您能再跟我们深入地谈一谈吗?  [15:57]

[刘源张]:我刚才谈了质量安全。一般来说,产品质量有印象质量和实际质量之分。什么是印象质量?就是消费者心目当中对这个产品的认识,甚至还可以说是一种信念。实际质量就是产品实物本身所具有的真实的质量。这两个质量显然不同,一个存在于消费者的心目当中,一个存在于产品的实物本身当中。因此,一个是客观的,一个是主观的,一个是心理上的,一个是实际上的。

所谓名牌产品,就是印象质量和实际质量要统一。有一个好的实际质量,同时要有一个好的印象质量。但是名牌质量有时候印象质量好过实际质量。我们在谈论名牌和质量安全的关系,我希望我们的网友同志们能够认识到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印象的、一个是实际的。这两个概念是不同,但是这两个必须要统一。  [15:57]

[主持人]:您觉得我们中国的产品在这两个质量标准中表现得怎么样?  [16:02]

[刘源张]:你要问这个问题,我真是觉得有点遗憾。我们中国的产品实际质量是不错,但是印象质量差一点。就是说实际质量很好,但是,印象质量太差了。这句话从外国消费者来看就更为合适了,他们对中国产品的实际质量不大懂、不大知道,但是他们对中国产品的印象质量实在是不对头。所谓不对头,就是他们对于中国产品的印象质量大大低于我们中国产品的实际质量。  [16:02]

[主持人]:您觉得为什么会出现两个质量中的反差呢?  [16:05]

[刘源张]:我想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这个产品当中的的确确有所谓的害群之马,有一种或者两种产品在质量上、在安全上是很差的。但是这种产品一种两种或者一件两件,一旦流到市场上去,特别是一旦流到国际市场上造成的印象就很差,使得消费者误认为这就是中国产品的实际质量,其实那是他们的印象质量。

二是我们对我们的产品质量向我们的消费者、向我们国际上的消费者宣传说明得太不够。美国有线电视网(CNN)从11月23号为期一周播出一次30秒的广告片,这个广告片你也看了。  [16:05]

[主持人]:网友们都很关注。  [16:06]

[刘源张]:这个片上宣传“MADE IN CHINA”是不错的,但是产品是什么产品呢?美国消费者都说话了,是日用生活品,比如跑步的鞋,年轻人喜欢听的iPOD的MP3,甚至于外国的时装模特穿的名牌服装这些都是中国造的。但是,这些牌子都是外国的牌子。播了片子,我看了以后,他们就是说中国人有能力将外国名牌产品在中国制造出来。如此而已。看了以后,我是有点感慨。花那么多钱,做那么多广告,到底为谁宣传呢?就产生疑问。对我们自己的产品宣传实在是不够。因为这个还是外国的牌子。  [16:06]

[主持人]:您觉得外国的产品在这两个质量上表现得怎么样?  [16:06]

[刘源张]:比如我拿我熟悉的日本产品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日本产品有一个外号叫“东洋货”,一提到“东洋货”大家都摇头,可想而知,当年那个时候的日本货、日本产品不只是实际质量差,印象质量更差。但是,日本人奋发图强,经过短短的不到20年的时间,到上世纪80年代,“日本制造”就成为名牌了,而且在美国市场上甚至压倒美国产品了,汽车就是一个例子,比如录像机,你看今天录像的这些器材都是日本造的吧。

而且在美国市场上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日本产品的印象质量甚至已经超过实际质量了,我想中国消费者恐怕也有这种看法。

日本产品是怎么从原来的“东洋货”变成“日本造”,甚至,我想网友同志们都可以到英文字典上查到,比如说索尼SNOY,都已经上了字典了。他们是怎么做到,当然一个就是把自己的质量搞好了,另外一个就是很注意宣传。

说到这,我给网友们说一个老典故,上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已经压倒美国汽车了,比如轿车,一般美国老百姓都愿意买日本的轿车,不大愿意买美国的轿车,美国的人士就是美国质量界人士,还有商业界的人士牵头组织起来,要在美国搞一个宣传活动,就是宣传,有印象质量和实际质量之分,你们不知道,美国汽车做得也不错,实际质量也很好。希望美国老百姓不要被日本轿车的印象质量迷惑了。

去了几个城市,做了这种宣传活动。这个消息告诉了我,我知道了这个事情,我就想起来了。因此我想上世纪80年代,现在过了30年,我们中国现在变得也是一个制造大国了,虽然不是强国,也逐渐向强国迈进了,起码从量变发生质变了。因此我想我们恐怕到时候也应该搞一个宣传活动。  [16:07]

[主持人]:提高我们的印象质量。  [16:09]

[刘源张]:提高我们产品的印象质量。借这个机会呼吁一下。  [16:09]

[主持人]:我觉得刘院士跟我们说的这几点,您虽然说是老典故,但是却很有现实意义。您刚才说名牌是实际质量和印象质量的统一,您觉得这样的名牌拥有两个质量上的成功,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打造它?  [16:10]

[刘源张]:名牌就是两个质量的统一,印象质量和实际质量一定要符合,真正的名牌产品往往印象质量要超过实际质量。

怎么样统一起来?怎么样创造出我们的名牌呢?首先要抓实际质量。抓实际质量要真抓实干,不能够图虚名,也不能够走形式。这些是我们过去犯的一些错误。比如我们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有些企业图个虚名,搞个形式,其实也发挥不了全面质量管理的作用。所以我想抓实际质量要真抓实干。

其次就是印象质量。印象质量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要做老老实实的事,说老老实实的话,不能够招摇撞骗,说假话骗人,不能干这个。

所以,抓实际质量和抓印象质量这两个事有三个工作我们需要做:第一,我们一定在产品的实际质量上改革、创新。所谓改革也好,创新也好,什么叫改革?什么叫创新呢?实际上在设计上是要改变我们过去旧的对设计的看法、对设计的做法。设计就是设计出来一种产品能够完全满足市场上消费者的需要,甚至于它可以引导他们的消费。所以设计上一定要新颖。当然设计出来,造的话就是工艺。怎么去造?工艺上要先进。所谓先进,就是充分利用我们现在掌握的已经有的一些工艺上的科学知识、制造方法、制造手段。另外,还有一个标准问题。我们一定要有我们自己的标准,有什么样的标准呢?有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够在市场上被承认的标准。被人家承认了,在国际上就被人采用。其实我们国家这样的标准也有过了,也有几个,我们想再多一些就更好了。

上面谈的设计、工艺、标准,大家经常说的一些事情,我也不愿意多说了。我借此机会想说两件小事情,不知道网友同志们感不感兴趣。我经常观察,我们中国的产品一个是包装,一个是产品使用说明书,这两件事情,我总感觉到不满意。比如包装,不是包装得非常华丽,要不就搞得很不方便,比如我有的时候懒的做饭,买个罐头,这个罐头打开真不容易。女儿从外面回来给我带来罐头,但是打开得非常慢。再就是使用说明书,纸张也是单薄,印刷得粗糙,而且文字的讲解也看不懂。  [16:10]

[主持人]:有时候看使用说明书,还不如没有它,自己来研究来得快。  [16:10]

[刘源张]:这样的说明书怎么在国际市场打开局面呢?设计、工艺、标准我都说了,先把大事情放一放,先把小事情做好行不行?我不知道网友同志们同意不同意。  [16:10]

[主持人]:我个人觉得您说的这两点特别好,一个是产品的包装,一个是产品的使用说明书。虽然您说是一个小细节,但是却是至关重要的小细节。一个产品好的质量就是由这些很过关的很方便的小细节组成的。  [16:14]

[刘源张]:我刚才谈的是实际质量。还有印象质量,产品服务上也要创新,产品制造出来了,还要销售出去,销售出去就要有一个售后和售前的服务。还有售中的问题,就是前后中都有一个服务。我们企业的服务比外国企业差。  [16:14]

[主持人]:具体差在哪里?  [16:14]

[刘源张]:我们早就提出来服务“三包”和“三保”,“三包”是包退、包修、包换,但是真要让他们去退、去换,就非常难了。  [16:14]

[主持人]:我觉得消费者都是很善良的。去的时候都没有抱着退的心理,只要能给我换我就很开心了。  [16:15]

[刘源张]:你的产品好,我就用了,实在用不了才去退。消费者协会经常遇到这种报告,退起来非常麻烦。

外国企业就比较痛快。我就谈到服装,服装这个东西买回来穿着不合适,或者扣子忽然掉了,总希望换一换,你到中国商家去,他不会给你换的,但是如果是美国商家,你去了二话不说,马上给你换,很简单。所以,服务的意识跟不上。东西卖出去了,就算完成任务了,下面不管了,服务是多此一举了。  [16:15]

[主持人]:其实也是一种不负责任。  [16:19]

[刘源张]:其实服务也是生产的另一种形式。我们要想创名牌,一定要在服务上好好考虑考虑。

再一个就是宣传。宣传也有改革、也有创新。所谓宣传当然就是做广告。我们的电台上有广告,人民日报上也有广告,我对这个广告很注意看。我看我们中国产品的广告真是头疼,找一个影星说上两三句俏皮话,有的说两三句糊涂话,我说这种广告实在是不入流嘛。有些广告都是很新颖的。  [16:19]

[主持人]:您个人最喜欢哪个广告?  [16:24]

[刘源张]:比如湖南一家很大的企业,它的广告就很别致。首先用图像表现齿轮转动,就是他们企业的产品,下面不用多说了,前两句记不清了,好象是品质改变世界。  [16:24]

[主持人]:原来很多网友包括学习的时候,都特别喜欢看一些外国企业的广告。有一个油漆的广告,做的让人感觉很温暖,又很绿色。  [16:25]

[刘源张]:广告要有创意,要有新意。就是三点工作:一是设计、工艺、标准这些大事情搞好,小事情:包装、使用说明书搞好。二是在服务上下功夫;三是宣传的时候要有创新和新意。这三件工作抓好了,那就印象质量和实际质量都有了。  [16:25]

[主持人]:这三件事情,只要我们的企业能够把自己也看做一个消费者,站在消费者立场上考虑,就可能会容易一些。  [16:25]

[刘源张]:对。拿企业来讲,企业是生产者,同时它也是消费者,它也得消费原材料,它得购买零部件,没有一个企业是从头到底都是自己的。企业本身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因此应该懂得这个道理。  [16:25]

[主持人]:刚才刘院士跟我们说出了这样一个非常好的回答。我们知道要打造名牌一定要有创新的,无论是在标准化还是服务,甚至在广告中都会有创新。您觉得创新产生的原动力是什么?  [16:25]

[刘源张]:创新这个词是一个时髦词。我们国家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总书记、我们总理多次都要求我们要创新。但是创新说起来容易,干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想从创新中拿到成果更不容易了。

谈创新有三点或者有三件事我们要考虑:第一,首先要培养人才。没有人才,创新是出不来的。产品质量也好,产品安全也好,都需要人才去做。恰恰我们在质量和安全的人才方面我们工作不够。我和研究所、大学有点关系,我经常有这么一种感想,我们国家在高等院校里面培养质量安全人才这方面做得实在太不够了。比如我们这么多高等院校里面有几家有质量和安全这个专业,没有几个。说到这儿,我每次都想呼吁呼吁,向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呼吁一下这个事情。

第二,建立一个制度。比如我们有一个信息制度,我们国家有关于质量安全的统计制度,我们有统计的公报,国家质检总局也有监督抽查的统一报告,这些都是有的,但是光有这些还不行。还要根据这些公告,根据这些通报,根据内容对全社会进行更广泛的讲解和说明。不是公报弄出来了,打出纸面的就完了。领导掌握了没用,要让老百姓知道,特别是让企业知道。我们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在做,但是总感觉做的还不大够,更应该强调一下。比如法律法规的建设,当然也已经考虑了。刚才说的都是老声常谈,我就不多说了。

制度方面我想多说两句话。制度是人去做的,是人的意识,需要人去创造。有一个好的制度,先要有一个好的意识。我们现在一直在提思想解放,为什么?我们现在已经到了一个门槛,过去的一些意识和思想有些是不合时宜了,有些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有些甚至是“文革”时代的,现在国际接轨了,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实际上在政治上也好,经济上也好,在一定程度上也变成经济强国了,所以我们的意识要改变了,要看清时代的潮流,看清前进的趋势,因此这个意识要跟得上,一个是质量意识,一个是安全意识,要跟得上,因此法律法规必须要有先进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才能造出比较先进的法律法规来,我们的同志们搞意识的也好,搞安全的,从领导到干部,都应该把的思想意识磨炼得更先进一点,创造一些新的法律法规。

第三,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就是创新文化的建设。很多问题我们已经谈了,比如我们现在急功好利的心理,报喜不报忧,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都是人们常提到的,实际上是妨碍我们创新的东西。  [16:25]

[主持人]:您刚才说到的这几点都是很根深蒂固的。  [16:25]

[刘源张]:这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习惯,我们一定要改一改。因此创新文化必须要建立起来。既然创新,一创就能出来新的了?你有一件创新的就不错了。而且创新和传承还有关系,要继承。创新不是无中生有的,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出来的。因此我总说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的。传承也不是老样不变,传承要在创新中发扬光大。因此传承和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你想创新,必须有传承。前人的好东西你继承下来,再进一步创新。如果前人的老东西都不知道,你怎么创新?没有底子嘛。文化是思想、行为的依据,你这么去做、这么去想。

说到这里,我想借此机会呼吁一下。创新文化说穿了、说到底,一个是社会要尊重人才,刚才我讲首先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首先要尊重人才,好不容易培养出来了你对他弃之不用,尊重就谈不上了。所以要去尊重人。比如,我们国家现在有一个质量工程师制度,质量工程师的资格认定制度,就是要想做质量工程师必须参加考试,考试及格了,才有资格当工程师。很多年轻人都比较踊跃地报名参加考试,我从他们那儿总要听到一些意见,比如你去报考,要参加学习班吧,至少买几本书吧,这得花点钱,自己掏腰包。你在大地方考试,要有一个旅费、书费,旅差费,自己得掏腰包,我好不容易考上了,我拿到质量安全工程师了,我拿到成绩了,我回到企业去,企业老总不闻不问,考了总得提高待遇吧,比如工作职位上给我加点工作,待遇上给点工资,加点奖励,至少学习考试的费用得给吧,很少企业给。

我也得表扬一下,四川长虹的老板跟我说,他是给的。但是有条件,和美国企业一样,你只要考上了,你所有的培训费我全给你。  [16:26]

[主持人]:就是取得这个证书了,所有的费用都给你报销。  [16:26]

[刘源张]:你回来以后,我还给你工作和待遇上提拔一下。这就很好了。这样的企业太少了。所以,创新文化第一个要鼓励,第二个要奖励。没有鼓励和奖励,谈不上创新。如果你对人才不尊重,对人才不使用,这就从根本上丧失了创造名牌的条件。我上面说创新需要人,要培养人,你也不培养,你也不尊重,你也不使用,那名牌谁去创造?  [16:26]

[主持人]:网友问到,刘院士想请您给我们说一下中国汽车工业30年来在创造名牌这件事情上做的怎么样?  [16:26]

[刘源张]:中国汽车30年来的进步和发展实在是太大了。我说点老皇历,我是1960年第一次到长春一汽,我在那干了半年活。  [16:26]

[主持人]:去那锻炼?  [16:26]

[刘源张]:就在那干活,解决他们的质量问题。我是亲眼看见红旗牌的轿车用手敲出来的。到现在所有的名牌车我们都可以造,而且我们还有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而且2009年我们的汽车产量总数估计将要达到1300万辆,世界第一。日本、美国都望尘莫及了。但是,这1300万辆里有卡车,有轿车,而轿车几乎全是外国牌的,全是合资合营的,或者是他们独资独营的,卡车情况好一点,因为我们开始搞汽车工业的时候,开车就是造卡车,我们的卡车造的比我们轿车造的好。我们经过30年的锻炼,我们造汽车的能力大大增强了,但是,创名牌的能力不够,有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不多,我们这1300万辆能销得出去靠的还是外国牌子。这个有点遗憾。

实际上名牌是什么?名牌是一种软实力。我们现在讲软实力、硬实力之比。现在世界各国之间,特别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较量不是在硬实力方面,而是在软实力方面。希拉里一上台当国务卿,提出了在软实力上较量。实际上名牌是非常有竞争力的软实力。当然软实力没有硬实力做背景谈不上软实力,反过来,硬实力没有软实力作为辅助的话,硬实力就反映不出来,所以硬实力上必须牵涉到软实力。

比如我们的汽车,汽车的名牌不用我们宣传,比如奔驰、皇冠,还有德国大众,还有帕萨特,外国人花了钱宣传出去了,名牌都出去了,我们不用花钱了,但是我们搞自己的名牌要花大价钱,比如我们的奇瑞搞自己的名牌要花大价钱。我们的企业一般也出不起,有的企业也不愿意出,2010年工信部宣布推行名牌的战略,认真地推行,我想我们国家对企业宣传名牌,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宣传名牌,利用外国的媒体宣传名牌,应该给点资助吧。我们国家在硬件上,金融危机之后投了多大的钱啊,以十万做单位,投了十万亿。哪怕有1%也好,都1000万,你给企业资助一下搞宣传不是很好吗?  [16:26]

[主持人]:网友“暴水”在预告页面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他看到刘院士的简历,知道您在山东青岛

出生,而且青岛又是我们国家出名牌比较多的城市之一,您对自己的家乡出现这么多老百姓认可和喜爱的

名牌是不是感到很自豪?  [16:33]

[刘源张]:很自豪,因为这些名牌都是青岛的,我出生在青岛。张瑞敏同志我也见过几次,我对他印象很好。中国第一个名牌是青岛啤酒,第二个名牌就是海尔,这个和外面没什么大的关系。为什么青岛出名牌呢?我是山东人,不是在这个地方给山东人自夸。第一,老实,不造假,认真。比如东西坏了,张瑞敏说我砸了也不拿出去卖。  [16:33]

[主持人]:当年有一个青岛市的新闻联播,不知道是直播还是转播,现场播张瑞敏自己把冰箱砸碎了。  [16:34]

[刘源张]:这就是做老实事,说老实话,不给消费者添麻烦。这是最起码的。有了这个基础,企业的全员有了这样的意识了,上行下效,自然就上去了。  [16:34]

[主持人]:您说的老实人、老实话,在强国论坛上有一位网友“飞刀之剑破立”说,我觉得真正的名牌应该是要赢得老百姓的口碑。  [16:34]

[刘源张]:绝对正确。我刚才讲印象质量第一。老百姓把名牌记在心里,放在口上,见人就宣传。成了名牌,宣传就很容易了,企业不用做宣传,消费者自己就给你做宣传了。比如我买了一个名牌衣服,我穿的很好,我和我朋友说,你看这个怎么样,几分夸词,朋友说我也去买一件,这不就是宣传了吗?所谓口碑就是这个东西。  [16:34]

[主持人]:其实口碑就是老百姓的口碑。  [16:35]

[刘源张]:老百姓的口碑是最有力的,反过来讲,也是最可怕的。  [16:35]

[主持人]:说到口碑,正好强国论坛在年底推出了一个网友可以自己颁发的口碑奖,也是老百姓的口碑。  [16:35]

[主持人]:网友“小平小康小岗村”问到刘院士这样一个问题,他说您是否认为产品的质量和国民素质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的?  [16:35]

[刘源张]:我们的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产品质量的好坏在一个重要的方面反映了民族素质的问题。这话说到点子上了,归根到底,产品即人品。从前书法写字,写的就是一个人,从字当中可以看到人品怎么样。产品质量也是一样。因此,说穿了,中国的产品要做成世界一流,出许多国际知名的品牌,说句大胆的话,我们的国民素质上要加强改革。

比如,我住在中关村南路,那个小小的马路,我们大门口就有一个红绿灯,过马路就是20米,专门往门口有一个红绿灯,每次过马路我就看,红灯我绝对不过去,好多人一看没车都过去了,一看有车就急急忙忙跑过去。连这点交通法规,这么一两分钟你都忍不下去,你都遵守不了,还谈什么法律意识?那个小小的马路,走不了几步,你看贴的小广告屡禁不止。刚把马路铺修好了,路面刚刚浇好了,你过去看,中关村大街海淀邮局前面那条马路,刚铺好了,小广告马上就铺上了。哪能让民警白天黑夜地看着?这都靠自觉嘛。这就是国民素质。

还有讲不讲文明,讲不讲卫生,有没有清洁的习惯,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特别是做电子产品,做芯片,要求超净车间,人不超净行吗?真要做好一流产品,我们中国人也要有一流的国民素质才行。  [16:35]

[主持人]:网友“天下第一智”说了这样一句话,质量是制造出来的,名牌是吹出来的。您觉得这个说法正确吗?  [16:35]

[刘源张]:我不完全否定。名牌需要吹。我这个“吹”是宣传的意思。没有东西吹没用,有东西我就要吹一吹,要说一说。我年纪比较大了,老了,我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干了的事情说什么,好好干,用不着说,这是老的教育。现在看起来不行,干了还要说。意思就是说你要宣传。否则你不知道。  [16:36]

[主持人]:非常感谢刘院士回答了这么多网友的问题。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在节目快结束的时候非常真诚地邀请刘院士再和强国论坛的网友朋友们说几句话。  [16:36]

[刘源张]:今天很高兴人民网给了我这么一个机会让我说了许多话,我更高兴如果网友同志们听了以后给我一点反响或者批评指正。  [16:36]

[主持人]:今天我们感到特别荣幸能够和刘院士有这么一个小时的时间面对面进行交流,我们也是非常有收获,同时非常感谢网友们的收看,感谢刘院士,再见!  [16:36]

[刘源张]:再见!  [16:36]